校友回忆文章 | 办学维艰 屡创新局

他们曾经是安化四中发展史中的领头雁,对于60余年里的那些艰辛和感动拥有绝对的发言权。时过境迁,却壮心不已,学校转型之时,我们重温他们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回顾。

办学维艰  屡创新局

--忆开办初期的安化
四中周吉昌1970年8月,我被调离安化四中,一晃三十多年了。三十年来,许多往事犹历历在目,她是那样的亲切,那样地使人魂牵梦绕,终生难忘。■巧借师资和设备创办附中安化四中创建于1958年秋。时值大跃进浪潮,可谓风风雨雨,学校开初附设于大福坪完小。这里的校舍是1935年由云贵总督罗饶典的私邸改建而成的,古朴雅典,总面积5000平方米,第一届招收2个初中班,学生103人。当时全县仅三所中学,当地学生读初中都得步行100多华里到一中或二中就读。大福附中的创建为大福区所管辖的东山、新桥、木孔、大福、大荣、长塘以及毗邻的九龙、仙溪、山口、通溪等9社1镇的初中学生,提供了就近入学的机会,故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。学生大都是农民子弟,家庭经济较为困难,个个朴素纯真,学习十分勤奋。开办之初,增加新教师4人,其中刘云薄、蒋兰卿2人从高校毕业分配来,另2人从附近的完小调来。他们既在初中班任课,又在完小兼课。有的课程由完小教师担任,就这样组成了教学班子。教室由住房改建而成,狭小、黑暗,照明用煤油灯。学生就睡在旧房的楼板上,每人床位1.2尺;教师住房拥挤,当时我与刘云溥老师共住一间房,共用一张办公桌,共点一盏煤油灯。宁介松老师全家三代四口人,把一间住房用布帘隔成两小间,真是房小人挤亲密合作。条件差,但老师们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。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。虽非患难之交,确是同舟共济,齐心协力。 ■劳动在天罩山和张家坊 1958年10月,为贯彻“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,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”的方针, 在"大跃进”口号的召唤下,师生停课支援农村大炼钢铁运动。开初,带领同学们到天罩山挑木炭,吴家碑担铁矿石,每天起早摸黑,上仑下坳,山路崎岖,不畏疲劳,政治热情近乎白热。有一次,全校师生下午两点出发要到离学校30多里,海拔1175米的天罩山运木炭。走到山脚下,太阳早已落山,踏着月色、星光使劲地往山上爬,到达炭棚时,个个汗流满面。来不及休息,各自用自己的工具装上木炭,立即往山下赶,又饿又累,天亮时方赶回学校。精神力量的极致可见一斑。 秋后,为探索完整的炼钢实践经验,获取实用的生产知识,师生们日夜守在高炉旁,轮流拉风箱,添木炭,加矿石,个个熬得双眼通红。由于技术和设备落后,搞了个多月只炼出一些“铁砣”,是塞翁失马还是歪打正着,事实是:放下书本后,通过劳动锻炼,师生劳动观念增强了,劳动能力提高了,男女同学均能挑上六、七十斤,乃至百把斤的担子。 1959年开始,学校把生产劳动列入正式课表,每周六小时,在校园内也经营了学农基地,种上二亩多水稻试验田,垦复果木园与花园,开辟了一口小鱼塘。我是任生物教学兼管初中班的,学校便把园林管理任务交给我,经常和同学们在这片园地上劳动,取得了较好的收成。金黄色的谷子,亩产900多斤;高高的葡萄架上,串串葡萄叶里藏;后园的枇杷树结的果实,甜蜜可口。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小南瓜式的蟠桃,株株结得丰满,长得鲜红毛茸,足有半斤重一个,沉甸得几乎要坠,大家都喜欢去观赏,馋掉了不少人的口水。若干年后,中学劳技课有了系统的教材,教、科、农结合成了经典。 师生除校内劳动外,还要投入校外支农活动。有时半天上课,半天支农,农忙假全部投入支农,参加积肥、春插、双抢、秋收、开荒等劳动。社队干部可随时向学校压任务,要劳力、要肥料,十分频繁。师生不论天晴雨雪和社员们一起战斗在张家坊的山山岭岭、田间地头,洒下了辛勤汗水,学到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。师生们为了共同完成教学任务,往往劳动归来,带着满身泥土气味,又累又饿,用冷水洗洗手脸,立即回教室,专注地在煤油灯下复习功课,老师回房备课或下队辅导农民夜校学习。这种教学秩序虽被后来的政策匡正,但一个农业大国要确立“三农”地位,至今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。 ■艰苦创业,白手兴校 1960年秋,初中班正式单独立校,校址搬迁到双桅村竹山坪。在这特殊历史条件下,我与刘梦秋同志受命主管学校工作,便与师生走上了边建校、边教学的艰辛创业之路。暑假开始,组织一、二、三、四班学生代表谢桃仑、刘贶钦、王志洪、宁少萼、田祖佑、肖光汉等50多人,到木孔小尧放木排运木料。沂溪河道弯弯曲曲,滩多水急,生怕出事,大家小心翼翼,把十多根杉木扎成木排,用稻草拧成纤索,会游泳的师生在排上导航使劲撑,其他同学个个背着纤索,赤膊弓身、汗流浃背在河滩上一步一步往前拉,紧张而愉快地干了三天,安全地运回全部建筑木料。 接着雇请吴星明、张象贤等四名泥木工作技术指导,师生在双桅约5亩地的竹山坪,动手兴建新校舍。仅在一个暑假时间内,神话般地建起了四间平房教室,两间住房和一间厨房,房子外貌不扬,但凝聚了师生多少心血与汗水,艰苦创业,意义隽永。 9月1日开学,8个班,学生436人,教职工19人,400多师生入校,校舍奇缺,怎么办?首先安排五、六、七、八班新生住新教室白天上课,晚上开铺睡觉。一、二、三、四班学生的校舍没有着落,便与双桅大队部联系,得到党支部书记申长茂的帮助,租用一、二、三、四队食堂给二、三年级学生居住。用几床晒簟在屋柱上一钉,开辟四个临时教室和住室,就这样开起学来。当时谈不上有什么优美舒适的教学环境,能有个上课、住宿的地方就算不错了。那时,正值国家暂时困难时期,师生生活很苦,共一个食堂吃饭。老师天天吃薯米饭,餐餐是自种的萝卜、白菜和自制的咸菜,有盐没油,很少变化。农村的学生,每半个月从家里带来少许的粮食,杂粮多,大米少,竹筒子装的干菜,要吃上个把星期。营养缺乏,患水肿肝炎病的不少。学校发动全体师生“抓生活,保健康”,把学校周围的荒山、空坪隙地,一点一点地开星出来种上蔬菜和秋粮作物,收获了许多南瓜、萝卜、白菜、荞麦和红薯,使师生度过了难关。尽管这样艰苦,但学校秩序井然,老师们都有奋发向上的创业精神,忠于职守,承受暂时困难而忘我地工作。学生们的上进心很强,有一股拼劲,学习很努力,能坚持完成学习任务。在物质条件可称优裕的今天,谈困难中的相濡以沫与艰苦奋斗是否过时,也许是见仁见智,但亲历者视磨练为财富,并非矫情。 ■辛勤耕耘,成绩斐然 1961年秋,学校租用的民房要退还,教室住房少而分散,加上水源条件差,制约了学校的发展,经县批准将学校迁至大福镇边街的原造纸厂。这里有泥木结构的三栋危房,经过改装成了二大间简陋的男女宿室,扩建了二栋楼房共八间教室,一个不大的厨房兼食堂,维修好了男女浴室、厕所,一间图书仪器室,十多间教师住房,开辟了一个外操坪,安上了篮球架,总面积3000平方米。建成这样规模的一个学校,花时不到一年,耗资也不到2000元,没有要上级拨过款,也没有向社会、家长集过资,而是采取“紧缩人员编制,严控办公费用,组织义务劳动,开展"勤工俭学”等措施,改进办学条件,为艰苦创业、勤俭建校谱写了一页感人的历史。师生有了遮风挡雨的住房,纠正了大跃进中出现的偏差,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,强调按教育规律办事,工作与学习积极性有增无减。 之后,教职员工增至26人,来自本省各县市,相对稳定,素质较高,乐于奉献。开设8个教学班,图书仪器虽不多,也可供用。在教学管理上从备课、课堂教学、作业批阅、成绩考核、因材施教、下班辅导、课外活动等七个方面具体实施。如语文组的吴健、郭石保、雷雨良、姚健青(女)等老师语文教育有专攻,教材熟练,组内集中备课,精心设计,课堂上讲述严肃、严谨、一丝不苟,深得学生喜欢。学生每周一篇作文,老师精批细改,组织讲评,从不偷闲。同学们捧到批改的作文本,总觉有一股催人奋进的动力。数、理、化、生组的喻孝立、丁传度、王文斋、夏炎炎(女)、董克度、何英功、蒋昌国、谌长清、卢慕陶等老师学有专长,教学有方,经验丰富,热情负责,关心学生无微不至。政史地教师周吉昌、刘云溥、刘梦秋等学识丰富,服务热情,课堂上谈笑风声,更为同学所喜爱。外语教师袁桂生、张启元、向安琪(女),体育教师陶永葆等正值年青,风华正茂,英气勃勃,讲课深入浅出,举例子,打譬喻,引人人胜。 全体教职工辛勤劳动,历尽风霜,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。61年首届初中毕业生,升学统考中打响了头一炮,成绩总分名列全县前茅。62年的第二届毕业生,统考总分居益阳地区40多所初中班的第二位,第三、第四届均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不少优秀学生,为社会培养了不少人才。如宁少萼、易文思、陈有能、邓训贤、马培中、周茂辉、田巨清、田普云、李国林、吴耿元、谢旭东、舒青云、朱正清、董宗凡、周一枝、李跃平、田一平、刘乐群、田爱朝、宁子长、黄能超等,后来他们中有的成为工程师、经济师、大学教授、报社编辑、有的担任了党政领导。在祖国各战线上谱写着自己生命的华章,他们的成功,是学校的骄傲。 1963年,毛泽东主席题词,号召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,全校师生积极响应这一号召,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,学校风气非常好,大家都以雷锋为榜样,抢着做好事,人人都愿意为他人提供方便, 自然人人都方便。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。接着在1964年学校组织学习人民解放军,学习毛泽东著作,开展民兵训练,大唱革命歌曲等活动,进行反修防修的教育,取得了较好的成绩,受到县、区嘉奖,博得社会人士的好评。同年5月学校经县批准更名为安化县第四初级中学,我被任命为教导主任,主持教务工作。 ■文革时期,学校工作受挫 1966年5月,文化大革命开始,县、区派工作联络员进驻四中,不久,联络员撤退。学校红卫兵蜂起,造反组织纷纷成立。因为观点分岐而形成各派,搞串连,打内战,大批特批“智育第一”,大造“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”的反,周吉昌、刘梦秋受批斗,靠边站。其时,正值文革运动处于高潮,学校领导机构形同虚设,停课“闹革命",正常的教学秩序全部打乱,学校工作陷入混乱状态,随后两年停止招生。 1967年10月,外出串连的学生陆续返回学校“复课闹革命”,他们除少量时间在学校上课外,大部分时间是走出校门,开展“破四旧”、“立四新”运动。这一年教学秩序仍十分混乱,师生中各造反派组织之间的派性斗争加剧,武斗也不断出现,在打、砸、抢中,学校 财产损失极为严重。 1968年,县、区派贫宣队进驻四中,代行管理职权,组织师生学习毛主席著作,按部队建制,成立连排。大搞“斗批改”、“清理阶级队伍”,学校领导周吉昌、刘梦秋挂牌游街,戴上“走资派”的帽子。部分教师被打成“牛鬼蛇神”,诬为“反革命”,除了交代“罪行”,接受批斗外,强迫下到社队劳动改造,接受再教育。使有些曾为学校出谋献策,在教学上施展抱负,艰苦工作的教师受到打击,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,大伤了学校元气,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。 1969年,学校正式成立革命委员会,县任命周吉昌为主任,主持学校工作。随后学校晋升为安化县第四中学,招收高中新生两个班,共6个班,学生319人,教职员工24人,不再设置初中。 我在安化四中整整工作了十二个春秋,学校曾几度兴建,几次更名,迁徙再三,创业维艰,树人禁重,办学上了规模,设备上了档次,质量有了提高,完成初中20个班,高中4个班的招生、教学、毕业工作。历尽艰辛而得以维持不堕,全赖历年教职员工的苦心经营与积极支持。临别前夕,我依恋地看了看张家坊,双桅的旧居,看了看大福坪的大小山岗,学校周围的农舍,看了看后来四中改建的住房、教室,踱步在校园里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艰苦的岁月,我在这些房子里起早到晚和热心教育、献身事业的老师同心同德地工作,留下一些苦心而难忘的业绩,愧无大宗建树。四中老师、同学们的美好形象永远铭刻在我心中。 (周吉昌,原我校附设初中班、安化第四初级中学时期主要负责人,安化一中退休教师)

留言

上一个:
下一个: